banner
NEWS LETTER

【书中蔷薇】被讨厌的勇气

Scroll down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原因论:现在的我是由过去造成的(强调归因、决定论)

  • 否定人类的自由意志,把人视为机器一样的存在

阿德勒心理学的目的论:现在的我的生活方式是由我对过去的诠释而产生的(强调能动)

  •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 生活方式:人生中思考或行为的倾向。或者说是,人如何看待“世界”与“自己”的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是性格,也可以理解为世界观人生观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不是创伤找上门来,而是我们选择了创伤

  • 无人想作恶:“恶”,指无好处;相对的“善”,指有好处。即,没有人会去做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的事情
  • 选择“不幸”,不是因为背景条件或当下处境“不幸”,而是“不幸”是一种“善”

不断下定决心“不改变”: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为不改变自己而找借口

  • “如果怎么怎么样,我也可以做到什么什么事”是一种停滞不前的借口

愤怒不是无可奈何的不可抗力,而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

第二部分: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了达成“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的目的,才使用了“讨厌自己、抓着自己的缺点不放”的手段

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人的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

自卑来源于对“客观性事实”的“主观性解释”

  • 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虽然客观事实无法改变,但主观解释可以任意改变
  •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他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追求优越性:摆脱无力状态的普遍欲求,“希望进步”或“追求理想状态”
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名称相反,但密切相关

  • 自卑情结:将自卑感作为某种借口使用,如“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只要没有A,我也能做到B”
  • 优越情结:虚假优越感(如权势张扬、骄傲自大);夸耀不幸(津津乐道生活中的不幸,但却用“你无法理解我”而推开援手);以不幸为武器支配对方(弱势强大且具有特权)

外部因果律: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虽然不同但是平等:差异无关善恶优劣,我们都是平等的人

竞争是人际关系中带来烦恼的元凶,人应从竞争中解放出来,“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 在竞争中,他人即是敌人,世界即是地狱
  •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看待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做为我的失败
  • 追求优越性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权力之争:使用纯粹的恶意让人屈服,以获得“胜利”的快感
“复仇”:权力之争未遂的下一阶段,在其他地方以其他的形式策划复仇、伺机报复

  • 反抗“权力之争”:并非忍耐,而是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并不依赖“发怒”这一工具,而是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 无论认为自己是多么正确的,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 因为不想失败,所以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并不是“失败”

人的行为目标:自立、与社会和谐共处
支撑行为的心理目标:我有能力、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直面人生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

  • 行为目标和心理目标是通过“直面人生课题”来实现的
  • 这里的“课题”是指不同距离和深度的人际关系
  • 工作课题:门槛最低;共同目标为“工作成果”,即使不投缘也可合作;在下班或离职后会转变为他人关系;在该阶段出现问题的人即那些“自闭的人”
  • 交友课题:脱离工作、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由于不存在强制力,导致难以开始与发展
  • 爱的课题:恋爱关系(浪漫的红线)与亲子关系(坚固的锁链);不自卑、不炫耀、不束缚,平静而自然
  • 无论多么困难的关系都不可以选择逃避,必须勇敢去面对,即便最终发展成用剪刀剪断

人生谎言: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
决定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人,而是你自己

  • 为了逃避人生课题或进一步逃避人际关系,而选择捏造别人的缺点
  • 对目前所处状态,将责任转嫁给他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
  • 逃避人生课题、依赖人生谎言不是“善恶”问题,而是“勇气”问题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也是“使用的心理学”

第三部分: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找他人的认可
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
追求认可,也就意味着舍弃了自由

  • 认可欲求源于赏罚教育
  •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 同样,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行为不符合自己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

课题分离:专注于属于自己的课题,不干涉别人的课题
辨别方法(划界标准):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破解人际关系的方法论:确定自己的课题与他人的课题 → 划清界限 → 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课题分离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的,而是入口
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

  •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 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
  • 信任的课题分离:信任别人是自己的课题,如何对待你的信任是别人的课题
  • 人生选择的课题分离:“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路”是自己的课题,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是别人的课题

羁绊的本质是“回报”思想

  • “课题分离是践踏对方好意”:受“回报”思想的束缚,如果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即使那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事情,自己也必须给予报答

驳斥“追寻自由生活”的人生谎言:享乐主义

  •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获得幸福的勇气之一:被讨厌的勇气

  • 自由不是跳出组织、从组织中解放出来,而是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
  • (课题分离)如何评价、是否讨厌、是否认可是别人的课题,与你无关;而“这么做应该会喜欢我”之类的想法是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思维

“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课题分离思想的延伸)

  • 当你下定决心修复关系时,对方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怎么看你、对你主动接近持何种态度、是否愿意修复关系等,均与你无关,你无需关注也无法左右。核心在于,你有没有下定决心
  • 如果被认可欲求所束缚,那么“人际关系之卡”就会永远掌握在他人手中
  • 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是极其错误的

第四部分: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共同体感觉(social interest, 对社会的关心):把他人视作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 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国家、人类,还包括了从过去到未来,甚至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
  • 不幸之源在于人际关系,而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指标

以“我和你”为起点,将对自己的执着(self interest,或“以自己为中心”)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

  • 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意“他人怎么看”,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实际上是一种“对自己的执着”

归属感:“可以在这里”,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归属感需要积极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可以得到,而不是仅仅靠在那里

  • 我们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 我们都不是世界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

“无限”的共同体范围多重标定了“可以在这里”的参与感:即使跳出任何一个小的共同体,仍然能在更大范围的共同体内找到自己的位置

  • 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时,需要注意“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原则
  • 既要拥有共同体感觉,又要选择自由:没有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其他的共同体、更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做“横向关系”
在课题分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即横向关系:虽不同但平等
横向关系并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 表扬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的特点:人越得到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 对孩子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批评与表扬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本质上二者均体现了上下级关系(纵向关系),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
  • 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
  • 自卑感源于纵向关系,干涉也源于纵向关系

鼓励:是基于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的“援助”,摒弃了任何评价体系
鼓励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建立在纵向关系的基础上的

  • 非强制,在课题分离的前提下帮助对方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也即“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直面课题的是其本人,下定决心的也是其本人
  • 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用“谢谢”“帮了大忙”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

人如何才能获得“勇气” → 人在感受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能获得勇气 → 人怎样才能感受到自己有价值 → 人在感受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对共同体有用”不是基于“行为标准”而是基于“存在标准”:不要用“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具有价值了

  • 在看待他人时,我们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去评价。
    例如,父母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运动样样满分,然后上好大学、进大公司。如果跟这种——根本不存在的——理想的孩子形象相比,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种种不满。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一点地扣分。这正是“评价”的想法。
    不要这样,不要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人没有能力随机应变地分别建立不同的关系:一旦与一个人建立了纵向关系,就会不自觉地“纵向”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反之,一旦与某个人建立了真正的横向关系,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

第五部分: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解决自我意识过剩的问题,要从共同体感觉考虑:从“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三点出发,将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

自我接纳: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可能朝着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肯定性的达观:做好课题分离,分清“能够改变什么”和“什么不能改变”,将目光与努力放在“可以改变的”之上

  • 并非“自我肯定”: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对自己撒谎,容易造成优越情结
  • 尼布尔的祈祷文:“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
他者信赖:无条件的信赖他人,努力建立更为深厚的关系
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要无条件的信赖他人”,无条件的信赖只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

  • 相信 = 信用 + 信赖
    信用:如同银行贷款抵押,“如果你还的话就借给你”“只借给你能够偿还的份额”“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会给予信任”
    信赖:在相信他人时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的相信
  • 信赖的反义词是怀疑:处处怀疑是无法构建任何有深度的关系的,担心“被背叛”,也就会只关注因此受到的伤痛
  • “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依旧是课题分离,“决定是否背叛”是对方的课题,而你只需要考虑自己的课题——是选择无条件的信赖,还是及时止损、彻底剪断关系
  • “遭遇背叛时会感到悲伤和愤怒”:悲伤时尽管悲伤就好了,正是因为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

自我接纳 + 他者信赖 → 他人即为伙伴 → 在共同体中找到位置、获得“可以在这里”归属感

他者贡献:对身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做出贡献,从而体会到“我”的价值
即便是做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受即“贡献感”也可以(课题分离:“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是对方的课题)

  • 并非“自我牺牲”:阿德勒将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为“过度适应社会的人”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人际关系不顺利的真正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幸福即贡献感:所有人都能获得幸福,但首先需要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用(即获得贡献感)
如何获得贡献感:共同体感觉(而非认可欲求)

甘于平凡的勇气:普通不等于无能,没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是在每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每一个刹那都是一种完结:活在“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人生最大的谎言: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

  • 线与“登山”:仅仅关注目标的存在,势必会将“朝向目标前行的时间”视为“在路上”“临时的人生”,而把目标的达成视为“真正的人生”
    点与“旅行”:跨出家门的那一刻,旅行就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即便没能到达目的地也并非没有旅行
  • “潜在性的人生”:即想要达到目的地的人生——从起点到终点应尽可能高效,到达目的地之前的路程在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这个意义上来讲并不完整
    “现实性的人生”:即活在此时此刻的,在每一个刹那不停旋转起舞——当下做了即完成,不是终结于“在路上”,而是注重此时此刻的充实
  • 弗洛伊德原因论 → 人生就是基于因果律的长故事 → 什么什么样的过去决定了现在和将来的我 → 错不在我而在于过去和环境:将“过去”当做免罪符,是一种人生谎言
  • “没有目标和理想,此时此刻只是毫无用处的刹那”:没有目标无妨,只要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足矣,人生并不需要深刻,而是需要认真

人生的意义是由自己赋予的,并不存在普遍性的意义
在选择“自由”,选择不惧招人讨厌、不为他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的道路时,如果迷路,可以望向阿德勒心理学中的“引导之星”——他者贡献

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人是在主观世界中生活的

这一切必须有人开始,就从你开始,即使无人合作,也与你无关

思考感悟

“物质世界谈存在,动物世界谈活着,主观世界谈生活”。这是在我读到阿德勒的目的论时,脑海里产生的第一印象。

我们身处于不容置喙的物质世界,作为高等动物的生物性本能也依旧在延续着种族的基本诉求。但在这些之上,在由文明构筑的高塔之上,在由社会编织的网络之中,无论是信息爆炸带来的感官刺激,还是每时每刻上演的表达与对抗,我们的一切生活,无不是在主观世界里完成的。

而阿德勒提出的目的论,正是站在高度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点上,以一种“局外人”的反叛视角解构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并向因弗洛伊德原因论而停滞不前的人们大声呼号:“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依据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思想,通过对心理创伤、自卑、竞争、认可欲求、表扬与批评等内容进行剖析,本书提出了“人的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的基础论断,并给出了“反常识”的见解与主张。

阿德勒将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三大课题,并指明了解决人际关系问题、获得幸福的方法——人际关系的入口“课题分离”、人际关系的终点“共同体感觉”,以及必由之路“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最后,我想以该书推荐序中的一段话作结,用于强调不加辩证地信奉单一理论的局限性与危险性:“对某个理念的逐步信任也隐含着一种危险——那就是过分认同并忠诚于一种信条,不知不觉间开始通过一根管子去观察世界和人生(要命的是这根管子比你想象的要更细,哪怕是你经常反省这一点)”。

其他文章
目录导航 置顶
  1. 1. 内容提要
    1. 1.1. 第一部分: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2. 1.2. 第二部分: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3. 1.3. 第三部分: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4. 1.4. 第四部分: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5. 1.5. 第五部分: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2. 2. 思考感悟